艺术与学术  
转向或汇流——工笔画的新状态
来源:中国工笔画学会  点击量:1959  时间:2019-06-22

  工笔画近年来成为了国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在官方展览中工笔画作品不断获奖、出彩,在当代艺术市场也成为新水墨、新工笔潮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画廊纷纷开始举办各种工笔画家的展览或者把工笔画置入各种名目的当代绘画展览之中。工笔画为什么这么火?是新的艺术运动还是市场所趋?工笔画的诸种创作观念又是如何关联、斗争和汇合?以及它是否具有走向国际的最大可能性?今年,一场最为重要的工笔画展览——“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陆续将上述议题呈现在各界人士面前,并试图在12月开幕的展览上给予回答。

  面临当代境况的工笔画,它与传统血脉相连,又与当代近在咫尺,或许是观测中国具有强大传统基因的艺术类型在当代如何演化的最佳标本。

  时代遭遇:作为“画种”的沉沦和崛起

  工笔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门类,从战国到盛唐再到两宋,无论是材料还是技法以及艺术诉求,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和阶段,这个时期涌现了很多美术史上耳熟能详的艺术大家和流传百世的经典作品,中国工笔画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鼎峰时期,尤其是宫廷院体画家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明清时候传教士画家郎世宁带来的西洋明暗画法和中国传统的工笔技艺有所交融,让工笔艺术别看新枝。

  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不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力求于形似,用色上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同时因为程式化的手法带来的具有很大程度的装饰性。尤其是在图像匮乏的古代,工笔画更受到宫廷重视,很多重要历史人物、事件都因为工笔画的形似和色彩真实而被记录下来。工笔画的这些特点都让其能够被更多的广大民众所接受和欣赏。
  但也是在明清时期,中国绘画领域出现了重大的思想分野——虽然在明清的宫廷和民间工笔画仍然具有较大的空间和影响,但是在掌握文化话语权的文人开始提倡南宗、文人画、写意画,专事绘画的画师作品——他们或为宫廷画家或为民间画师,往往注重工细描绘物象——在整体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大大下降。尽管如此,此时人们并没有把工笔画看作一个画种,艺术批评家杭春晓指出工笔中所具有勾勒填色的技法细节在早期中国画中都有出现,但是并不代表一个画种的出现,1830 年左右的《画耕偶录》中才大量把“工笔”和“写意”进行对比,开始有了写意画的观念,民国初期画家金城提出“工笔画”一说才有这个话题。然后到了1949年之后,文艺思想和文艺政策要为大众服务,根源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成为了民族审美主义的诉求,出现了民间绘画样式的工笔画,于是也就正式确立了工笔画作为画种的普泛意识。纠结的是,在美术界内,一方面由于“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派思潮以石涛、齐白石为中国画“先进典范”,主流批评界、学术界对“写意派”的推崇其实和明清文人异曲同工;另一方面,工笔花鸟、山水又因为与时代主题性内容有距离而在主流展览和传播中受到压制。

  这种情况到1980年代以后才渐有改观,尤其是最近十年,2004年的第十届全国美展、2009年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以及期间的全国青年美术展,工笔画家占据的席位越来越多,获奖作品更受关注就成为一大现象,乃至引起注重写意乃至把写意当作中国画“本质特征”的评论家的危机感,认为精工制作的大尺幅作品“让中国画的特质越来越模糊,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距离越来越近……”。

  其实,在官方展览中工笔画获得的份额越来越多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官方展览的评选机制要经过比较、评价的层级制度筛选作品,而具有一系列细节特征的工笔画相对来说具有更多可评判性,而写意画则人云亦云,评委也观点各异,无法形成大范围的共识;其次,工笔画也具有描绘主题性内容的优势,因为全国性大展中必然要有描绘重大历史事件、社会风貌的作品,这是工笔之长而是写意所短;第三,最重要的工笔画在近年来也的确有长足发展很多新的工笔画的形式和内容出现,在纸张、颜料、装饰、构图、题材等各方面出现了很多探索,艺术观念也更为开放,有了更多的个人情绪和审美的元素出现。

  反过来,工笔作品在全国性展览频频获奖也刺激了各地美协、画院、美院画家的工笔画创作,对此,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先生有深刻体会,他说这些年来工笔画创作相比1990年代后期又有大的发展,各地的展览数量很多,他们学会举办的工笔画大展和工笔山水画展中也涌现出很多不错的年轻艺术家,2008年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只有406人,而现在已经有1237人,还有更多人在申请加入。在繁荣的同时,冯大中也意识到近年来工笔画创作中庸俗化、程式化的现象有所抬头,比如很多相似题材作品出现,看谁获奖、谁的作品好卖就有一大堆人跟风而上,工笔画逐渐呈现出很多的匠气。正是这种现象刺激了冯大中先生或中国工笔画学会,他们决定在2013年第九届大展邀请邵大箴、范迪安这样看似站在工笔画群体之外的知名策展人、评论家来策划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大展,而不是像之前的大展就是简单的收集、评选一批现成的作品。

  新工笔: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工笔画

  与体制内的全国美展、工笔画大展、工笔山水画展并行的是,民间的画廊、艺术家自我组织的新工笔展览也逐渐成势。在这方面,有一条隐伏的南方线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中国画院、江苏画院等在1949年以后较为注重工笔艺术,谢稚柳、陈佩秋、刘菊清、章培筠等不断传承,有较好的学术基础和学院氛围。也因此,早在2005年南京大家画廊就曾策划“新锐工笔五人展”,推出徐累、崔进、张见、高茜、雷苗等“南艺制造”的艺术家的精彩之作,这次展览的策划者对展品的风格倾向的定位较为明晰,特别注重“有意味的形式”和绘画性。2007年南京恒当代艺术空间举办了“首届当代新工笔邀请展”,之后,同样是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的艺术评论家杭春晓从2008年的“幻象·本质-工笔画当代性方向”展开始在北京策划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工笔画展览,并在学术上对新工笔的“当代性”以及与当代其他艺术思潮、类型的差异进行细致解析。

  而在艺术市场方面,一方面传统的工笔画以及学院派工笔画因为其历史传承悠久,又带有东方独特的审美意趣,因为一直具有较好的社会收藏基础,尤其是在江浙沪一带;另一方面,在最受关注的拍卖市场上, 由于2005年后中国当代艺术尤其是当代油画的异军突起,市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当代油画、雕塑、装置上面,而当代水墨似乎成为较边缘的门类,引起国画界的危机感。不过情况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了改变,当代油画和观念艺术进入深度调整期,这时候无论是从市场板块的轮动还是从学术上来说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和传统的当代书画就被推到了舞台前面。

  而经过当代艺术热洗礼的人们,也开始关注处于传统和当代观念艺术之间的新水墨、新工笔的创作群体,比如说北京的艺·凯旋艺术空间、程昕东国际艺术空间、蜂巢艺术中心、上海的华府艺术空间以及今年五月刚刚成立的墨斋等等。国外的佳士得和苏富比也通过私下洽购的方式在试水中国当代书画的市场反应。在拍卖市场上,徐累成为这一波艺术家中标杆性的人物,出现了百万以上的高价,他的创作方向和思路也对年轻一代有很大影响,与之有关的展览、拍卖、学术研讨会活动开始不断出现。

  在此情况下,“新工笔”被定义为带有新的观念艺术类型——而不仅仅是一个画种和一种技法,并在宽泛的意义上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构成部分。新工笔画家中代表性艺术家张见对此就深有体会,他提到了一个显著的案例。不久前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座中国官方体制下第一座当代艺术馆举办的“时代肖像——中国当代三十年”中,他作为工笔画家参与了进去。“这在以前基本上不可能。我有个画家朋友听他藏家这么讲,说只要一听是用笔墨的,他连看都不看。这当然是一种偏见。”而现在面对同时展出的当代艺术各个阶段的代表作——诸如罗中立的《父亲》——,张见也感到新的工笔画应该有自信和其他类型的艺术站在同一个平台上。

  进一步,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艺术家徐累、艺术评论家牛克诚等也关注当代工笔画走向国际的可能性——如徐累的作品已经在纽约、伦敦等地展出,张见的作品也曾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的“中国新水墨”展览中出现。徐累认为,相比较写意画需要进行解释和翻译的特性,工笔画就人类的视觉反应而言,它在色彩、造型和对世界的描摹这些方面与世界各地都有类似之处,因而在工笔的国际化上,它具有一个先天的好处,即在融合传统以及今天的体验上更具有优势。中国工笔画学会也在筹划未来在国外举办中国工笔画的特展、交换展览之类,期望能在交流中激发出更多创意。而在商业方面,相信随着佳士得、苏富比入住上海、北京,也将会着力开发这一领域的艺术家并向自己在全球的收藏客户推荐。

  转型之路:学院和市场的拉力赛

  这几年来对于新工笔的讨论甚是热闹,从对于新工笔的概念定义到意向所指,从绘画材料到绘画内容等各方面开始了重新的审视和探讨,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来定义什么样的绘画才是新工笔。新工笔究竟新在什么地方?新工笔的当代转向具体是指哪些方面的转向?新工笔的火热绝不是一场简单的市场资本浪潮,而是一项艺术革命的新运动,是传统工笔画系统的一次自我救赎式的由内向外打破自身的局部革命?

  从大的艺术生态来看,狭义的新工笔——代表性画家约有二十来位——无论是在市场还是学术上都还不是主流,传统的学院派才是市场和学术的主流。而且,面对当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情境,学院派的工笔绘画中也开始出现了很多新的实践和变化,只不过这些变化和实践没有新工笔的这帮中青年艺术家步伐迈的那么快。

  学院派以江宏伟为代表的工笔画家一直在尝试改变传统的一些规则,包括渲染的方法以及色彩关系的变化,他们的尝试和探索走的非常稳,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也是为这种改变带来了很好的保证,既有新的艺术表现的改变又与纯粹的传统规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的作品既有传统的宋画工笔的那种气质风格,又有局部的色彩、渲染的效果变化,有着当代审美(对于色彩、视觉、人文)的格调在里面,处在传统与当代中间的一个位置上,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个位置有些尴尬,但却不失是一种非常稳妥的新的工笔转向的艺术实践之路。

  新工笔的艺术家更多的是直接把西方艺术中的素描、造型、用色等形式直接搬到了纸上或是绢上,加上当代艺术的很多概念性的观念作为构形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油画由传统写实向当代发展的过程如出一辙,是直接西方化的模式和理念,新工笔并不是用直接西化的技法和形式来表现当代社会和观念,而是在中西方哲学、美学、艺术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史的最新前沿成果上解构和重构新工笔的艺术语言和生态系统。

  同时,这批艺术家也以极大的热情对中国传统绘画图像、技法进行研究和创造性的转化,以年轻艺术家郝量为例,他的作品就非常非常注重美学基础的存在和表述,画面语言既有西方油画对于色彩的敏感和层次,又有中国传统工笔对于线条的以线造型的独特美学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把新文人画对于现代意识执着的精神诉求通过具有人文关怀的绘画语言格调很好的呈现出来,具有成为新的国际艺术语言表达的可能性。

  另外,也有对传统的工笔画图式进行简化、提纯、扭转的各种不同的探索,每一个艺术思潮背后都有各自的藏家、机构、艺术家的循环互动,多个方向之间既是并行的,同时又有一些交叉点,都在持续的深化工笔画的当代转型。其中,最为强大的是学院教育和市场导向这两大力量,目前活跃的新工笔画画家中不少人如徐累、张见、徐华翎等都在画院、学院任教任职,可以想见他们将在体制内继续推进艺术观念的传播,而市场对新工笔画家的关注,则造成了一波小小的展览和收藏热,尽管相对市场总量而言还很小,但已经引起国画界的瞩目和部分艺术家心态的变化,未来无疑也将会对这些版画的发展产生更大驱动作用。
 
  汇流:工笔画大展的的新突破

  当艺术观念、创作方法以及对应的社会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艺术展览模式也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在协会、画院、学院主办的各种展览之外,也出现了画廊、拍卖行举办的展览以及艺术家自己组织的展览,并且各种展览之间在学术上、在传播上都在争夺观众的眼球。作为工笔画领域最大规模、最高规格展览的全国工笔画大展虽然已经举办了八届,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采取选件收藏等形式,缺乏展览主题和严格的学术策划性,在行业之外的影响很有限。因此,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先生决定2013年的展览一定要有创新,要重振这一展览的品牌。

  冯大中说:“如果延习以前八届大展的那种形式,我觉得就像是吃一顿饭,今天是三文鱼,明天是三文鱼,后天还是三文鱼,感觉没有新意。”不同于之前的八届,这次展览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工笔画学会三家主办机构的积极支持下,从5月开始筹备之初就提出要在展览策划、组织、展示、传播上有所创新,具体包括:

  首先,在策划体制上建立策划委员会。邀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策展人贾方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牛克诚、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策展人杭春晓、美博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娟、大道融元文化基金执行董事朱小钧等十位资深策展人、批评家、推广人担任策划委员,就展览主题、艺术家提名标准、参展作品选择标准以及呈现方式等学术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保证展览的学术质量和理论厚度;

  其次,提出理论和实践并重并行的筹备思路。相比一般展览在开幕式同时或之后举办学术研讨会的惯例,本届大展先后于4月26日召开策划委员会议,5月10日召开组委会和策委会联席会议、6月7日至9日召开策划委员会议和规模宏大的学术研讨会,在展览之前就对展览涉及的理论议题和展览操作进行研究、探讨,引领之后的展览实际操作,为展览打下理论基础并进行预热;策委会把本届展览主题定为“工·在当代”,意在关注工笔画艺术和工笔画艺术代表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力量在当代全球文化和中国文化生态中的存在,不仅将呈现过去三年工笔画创作的丰富多元面貌,也将对今后的工笔画创作具有启发意义。

  第三、以学术为导向,开放思路,严格选人,不仅包括体制内、学会内的艺术家,也以学术为标准邀请海外艺术家如李华弌、台湾地区艺术家袁旃等参加展览,同时在学术提名部分,也不论资料、职务、年龄,而是坚持以学术标准选择真正有学术性、探索性的艺术家参加展览。在这样一种模式之下,进入展览的艺术家面貌注定是多元的,而这也正是近年来工笔画发展面貌的显著特性。套用艺术家曾建勇的话来概括这次展览的特别之处颇为生动:“像以往,这样的展览不可能有我这类带有当代性的艺术家。”

  第四、重视对展览的文化传播。展览策委会主任范迪安先生一再强调要让展览跨越专业界限,让工笔画的精神能为更多社会阶层所认知,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发挥艺术的社会价值,体现展览的文化关怀。

  目前,展览已经确认了21位特邀艺术家参加展览,包括: 林凡、郑小娟、邹传安、袁旃、莫建成、周彦生、李魁正、谢振瓯、萧玉田、王天胜、李华弌、卢辅圣、冯大中、黄援朝、苏百钧、孙志钧、王仁华、刘新华、胡明哲、何家英、杜军等资深艺术家;61位学术提名艺术家,包括安佳、白桦、陈林、陈孟昕、陈湘波、陈治、陈子、董婷竹、窦建波、方政和、葛冠中、郭继英、杭春晖、郝量、郝世明、贾宝锋、江宏伟、姜吉安、焦洋、金沙、李传真、李戈晔、李月林、梁文博、林容生、刘临、刘金贵,刘泉义、栾剑、罗翔、莫晓松、牛克诚、彭薇、祁恩进、秦艾、桑建国、石东玉、孙玉敏、孙震生、谭智勇、唐秀玲、涂少辉、王冠军、王裕国、韦红燕、魏为、夏荷生、肖旭、杨斌、姚媛、喻慧、徐华翎、徐累、曾健勇、张爱玲、张策、张见、张伟民、郑庆余、祝铮鸣、庄道静等最活跃的创作中坚力量,基本囊括了当前最为活跃、在工笔画各个领域最有创新的中青年艺术家。

  大展策委会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对这次展览有很大期望,他在繁忙工作中多次亲自组织策划会议,深度参与艺术家推选。他期望最终呈现的展览能站在时代高度和理论高度,以新的学术标准和创新的布展形式展示中国当代工笔画的最新学术探索成就,并配合深度的学术研讨、推广传播让美术界、文化界乃至全社会对当代工笔画及“工”代表的文化精神有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