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学术  
黄土上的工笔之光:悼念陈光健
来源:中国工笔画学会  点击量:978  时间:2024-05-07




黄土上的工笔之光:悼念陈光健

沙龙掌拍转载 沙龙艺术网 2021-09-01 16:33



悼  念

著名人民艺术家刘文西夫人陈光健老师,因病不幸于2024年5月6日17时40分在西安逝世,享年88岁。

陈光建老师是学会创会领导之一刘文西先生妻子,也是学会老理事、国家著名工笔画家,创作出象《西去列车》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笔画力作。她扎根生活,讴歌人民,贴近时代脉搏,在中国工笔画历史发展中留下自己探索的轨迹。我们深切缅怀她老人家!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  陈孟昕



画家简介

陈光健,1936年出生,四川荣昌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女画家,当代艺术大师刘文西的夫人。1949年考入上海育才学校绘画专业,1958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后调入西安美术学院工作,曾任中国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陕西妇女书画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作品参加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奖;入选全国工笔画展、体育美展等并获奖。《窑洞小学》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曾出访加拿大、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多件作品在日本、朝鲜、新加坡、印度等国展出并被收藏;曾赴台湾、香港等地举办画展。


画笔触摸生活的心音


陈光健的画风严谨而不呆滞,活泼而不俗气。她长于用线,因而画面优美而有节奏。在艺术表现的手法探索上,陈光健系统地研究过永乐宫、敦煌壁画和任伯年的线描,以及古典工笔重彩的系统技法。她不断地继承民族绘画技法,又结合现实人物造型去表现时代生活,在作品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艺术风格。

陈光健的工笔人物创作努力触摸生活的心音,切准时代的脉搏,富有生活情趣和个性内涵,努力地去表现人类永恒的人性美。在人物审美上,她注意时代性和生活情味,并追求富有内涵和深度的人物个性,保持了“以线造型”“以形写神”“随类赋彩”的艺术形式,形成了艺术创造的鲜明特点,开拓了中国工笔画的新面貌。《慈母手中线》《爱洒人间》《跳呀跳》《旱鸭子》等一系列作品正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主要以母亲、孩子、亲情、生活为题材和主题,在深入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发现人性中美好的东西,通过对妇女、孩子、小动物的反复探索,集中表现她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热爱。正如她在《旱鸭子》中的题跋:“我喜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即使在艰难中也具有这种品格。”


陈光健《西去列车》中国画  165×120cm  1984年


《西去列车》是陈光健1984年创作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精品力作。这一年的春天,48岁的陈光健从西安登上由上海开往新疆的列车,去西部体验生活。三天的旅途生活,她以职业画家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捕捉那些撞击她心灵的生活素材和美好瞬间。同年七月,她创作出《西去列车》。画面截取火车车厢的一角,上中下三个铺位,概括表现去开发大西北的老中青三种不同类型人的神态:下铺是南方一位老工程师举家西迁;中铺是一位复转军人带着小女儿回归乡里;上铺则是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正在学英语。他们神情各异,但踌躇满志,有着要去西部干一番事业的相同目标《西去列车》是那个时代人们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并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编的《20世纪百年中国画经典作品》。


绘画感言

陈光健/文

1958年,我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先是在母校留校任教一年,次年就调到了西安美术学院。同年10月,我和刘文西组成了家庭。我们两个南方人来到大西北,至今已半个多世纪。应该说,我们已经扎根大西北了。

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来自于当年——青春、无悔的选择!记得当时在毕业分配的志愿表上,我填的是新疆,刘文西填的是西藏(我们当时已经确定恋爱关系)。我认为“新疆姑娘能歌善舞,美丽动人很入画”,刘文西则认为“藏民朴实厚重,形象好”。真的是迎合了当年歌词中所唱的“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我们愿意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里有我们艺术创作的丰富源泉。


陈光健 《情怀》中国画  100×103cm  1997年


20世纪50年代的大西北几乎到处是黄沙、黄土,与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50多年的创作中,我们汲取李震坚、周昌穀、方增先、宋忠元诸老师水墨画、工笔画中的笔墨精神,再融入生活在大西北50年来所感受到的独特的人文风情,创作出了具有我们自己风格的绘画样式——黄土画派,使绘画取之于民并最终用之于民。至今黄土画派已成立了10年,正像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所题“黄土画派,是人民的画派”,这也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信条。

画画与做人一样,我崇尚真实、善良和美好。从13岁开始学画,我的每一幅作品中都流淌着一个女画家的真情实感,特别是对妇女、儿童的喜爱。在我的所见所感中,我努力去挖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我也是用画笔去表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奋发进取的精神。

在绘画语言中,不论用工笔重彩还是小写意笔法,我都如同欣赏音乐一样,把握住自己的艺术格调。不论用抒情优雅的慢节拍,抑或热烈奔放的快节奏,总体的基调是慢慢地诉说,并在这一过程中传递出人间的真、善、美。

古今中外,艺术能有永恒的力量莫过于此。我愿终生追求,充实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陈光健 《旱鸭子》 中国画  138×105cm  1989年



陈光健的艺术人生

张立  李立荣/文



陈光健《自习》中国画  65×115cm  1964年


管道昇是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的妻子,她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赵雍、赵麟、赵彦正名冠一时;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独厚。以至于元仁宗将赵孟頫、管道昇及赵雍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无独有偶,近千年之后的今天,大画家刘文西的妻子陈光健同样嘉善书画,刘氏一门也是人才济济,缘此,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在《我的老师陈光健》一文中这样写道:“工作教学之余,作为母亲和教师,她和刘文西老师还共同拥有了一个艺术家庭,他们的子女、儿媳、女婿四人分别在四所艺术大学和美术单位工作,儿子刘丹是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副教授,儿媳陶安惠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设计室,他们曾获得全国美展优秀奖和设计奖。女儿刘山花在北京语言大学文化学院是骨干教师,女婿董书兵在清华大学也是副教授,目前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在职雕塑研究生,在北京他们二人都拿过全国性大奖。在教学和创作上可以说他们子女个个都有所为,这样的艺术之家互相学习、鼓励,共同营造着浓厚的艺术家庭气氛。陈老师常对人说她和刘老师从中学同学至今已50余年,在生活和创作上,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她这辈子是无怨无悔。而这个家庭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以及创造高水平作品的保证,则非陈老师莫属。”


陈光健《希望》中国画  78×139cm  1970年


不同凡俗的人生经历


陈光健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留学美国,是位橡胶专家。陈光健11岁随父母到上海读书。1949年全国解放,陈光健年满13岁,准备择校上中学。因她自幼喜欢画画,她的堂姐(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是中共地下党员)就介绍她去上海虹口读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中学,让她开始接受美术专业教育。从此,陈光健走上了这条她终生热爱并成全了她生命的美术道路。195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58年毕业至今在西安美术学院任教。曾任中国画系主任等职。

在教学之余,她坚持创作了不少工笔画作品,1964年创作《窑洞小学》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后又连续创作一系列工笔画作品,主要作品有《老师》《希望》《秋色》等。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西去列车》获优秀作品奖。同年,另两幅作品《友情》和《爱洒人间》在全国年画展中亦获三等奖。以后不断有作品问世,并入选全国性画展,有的亦获奖。1989年全国第七届美展《旱鸭子》入选。1994年全国第八届美展作品《绿色边疆》入选,并被评为全国优秀作品展中的获奖作品。《弯弯小路》《远方来客》均入选中国工笔画协会举办的全国工笔画展,《跳呀跳》入选全国第十届亚运会美展等,《慈母手中线》获全国教师美展优秀奖。


陈光健《爱洒人间》中国画  134×88cm  1983年


在对外文化互访和国际文化交流中,1983年陈光健受国家文化部委派出访智利并有两幅作品参加国际艺术节展出。1987年与著名中国画画家刘文西在新加坡举办夫妇二人中国画作品联展。1988年夫妇二人出访加拿大并参加“四人中国画作品联展”,在多伦多、温哥华两地展出。在多次国际文化交流中,陈光健画笔又涉足中国古典汉唐乐舞,并画了不少中国各民族舞蹈。她的这些作品,先后到美国、印度、尼泊尔、澳大利亚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展出,并为国外博物馆收藏。1996年又应邀赴台湾中华工笔画学会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


卓尔不群的艺术造诣


陈光健《绿色边疆》中国画  88×116cm  1992年


《绿色边疆》一画是陈光健1990年带研究生去新疆塔吉克族深入生活所作。画面中一架独具塔吉克民族风俗物色的婴儿吊床挂在院前树丛边,乖巧的婴儿躺在上面,吃着手安静地望向天空;年轻的妈妈在绿阴下低头编织着美丽的绣品。陈光健营造这样一幅温馨、幸福的塔吉克人生活的画面寓意是什么呢?陈光健说:“在新疆,你走到哪里,到处见到的是赤热戈壁和黄沙,或败落的古城残垣。而一旦有一片绿色,必定是村落或牧场,那里会洋溢着人们的欢笑和琴声。于是我脑海里深深钟爱着绿色。当内地人民关注边疆稳定不稳定时,我以画家的眼睛带回这幅《绿色边疆》,希望观众从审美愉悦中,还能领悟点什么。”此作品曾在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中荣获优秀作品奖。


陈光健《慈母手中线》中国画  68×80cm  1994年


《慈母手中线》创作于1994年,是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一幅作品。画面上是一个两三岁的天真活泼的小女孩,撅起小屁股让妈妈给她缝缀裤扣。最有趣的是小姑娘用她那双俏皮的眼睛颠倒着看我们这个世界,一看到这儿就让人忍俊不禁。这是女画家在生活中偶然捕捉到的素材,也正因为她的蕙质兰心才创作出这样一幅精品。此作品曾参加国家教委举办的全国教师美展,获优秀作品奖。

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陈光健不止于工笔人物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又开辟了意笔舞蹈新领域。她的水墨舞蹈人物不仅舞姿优雅,灵动着生命之光与韵律之美,而且“写”的意味极为强烈,她落笔大胆、挥洒自如,在流畅而又富含韵味的线条中有意地注入书法意识,成就了劲健、生动、传神、收放自如且富有笔情墨趣的意笔舞蹈人物画特点。她兼工带写的舞蹈人物画风流多姿,用笔洒脱,作品激起人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生命的热爱。


陈光健《依恋黄土地》中国画 174×158cm 1999年


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动作姿态表达人类在各种生活中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由于这种姿态是人类最美的姿态,因此,古今中外的画家们都爱表现此题材。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20世纪初法国德加的各种舞蹈绘画,都是脍炙人口的艺术珍品,但是德加只是从舞台前后的角度描写芭蕾舞,《夜宴图》也只是从韩熙载家伎的《六幺舞》留下了我国古代舞的一个场面。陈光健的舞蹈作品题材广泛,形象多样,从边疆的土风舞等民族舞蹈到异域风情,都收入她的笔底,像这样取材丰富的舞蹈画家,是很少见的。

她笔下兼工带写的舞女,仿佛是她从天上呼唤出来的一个个美貌轻盈、灿若云霞的精灵,在为我们演出人世间最传情的舞蹈。那婀娜多姿的唐代舞,舒展柔美的清代舞,欢快的新疆舞,热烈的蒙古舞,奔放的藏族舞,飞扬的彝族舞,深情的朝鲜舞,曼妙的傣族舞,还有激情的西班牙舞、印度舞等,简直美得令人眩目,美得令人心动神摇!舞蹈的节奏韵律与笔墨线条的节奏韵律和谐一致,你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一件件作品,你会认定她们就是天地间真实的美的存在,而借陈光健之手再现出来罢了!

陈光健继承了中国绘画的优良传统,并吸收了西画的表现技巧,她用一颗始终充满激情的爱心,以优美洒脱的笔触,为我们创作出一系列呼唤人们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洋溢着人性美的作品,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青睐和同道行家的赞赏。


免责说明:以上图文转载于<黄土画派艺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