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学术  
关于2013全国第九届工笔画大展的讨论
来源:中国工笔画学会  点击量:1722  时间:2019-06-22

  邵大箴:

  中国的工笔画它的写真写实和西方的写真写实确实有不同的地方,但是也有相互呼应。工笔画也可以吸收一些西方的写实的功底,但要有中国的文化经验。还有邀请的画家里面不一定完全是工笔画家,他不是真正画工笔画的,有时候是画写意的,因为他已经有身份了,有名望了,参加画展对他的名声也没有什么影响,不见得增加了他的广度。主要是集中在工笔画的范围。

  范迪安:

  我们有意通过工笔画的大展来推动工笔画的创作观念、社会意义等等这方面都实现一个新的时代的更新。从学术角度讲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从艺术创作上,大概隐隐约约、或多或少都感觉到工笔画是处在一个更进一步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具有传统形态的一些新的探索,一方面还有从观念层面、语言层面介入的一种新的趋势。通过大展能够集中把这些领域探索的状态能够得到很好的相对整体的展示,能让艺术届乃至文化届、社会各界对工笔画有所思考。

  贾方舟:

    展览要突出当代这一部分,让人家看到在工笔画大展里未曾看到的东西,但是又和工笔这样一个传统的范围相联系,又不是完全脱离开传统方式的。我觉得在展览的整体设计上,建议陈列这样一部分,让大家感觉到非常有意思的、非常新鲜的、模式的、意想不到的作品。这是能够区别于第八届以前的。

  殷双喜:

  工笔画跟写意绘画相比,不是一般意义上画法的差异。写意画从宣纸出现以后时间几百年,很短,但工笔画是中国绘画的主流主体。从壁画一直到长卷,它的血脉是几千年延续的,从这个意义上它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我们要发掘。我们今天的工笔画家对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深入的考虑,我们的工笔画慢慢就会舍本逐末,工笔画要返本,探讨本质是什么。

  牛克诚:

    当代工笔画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墨意义上的中国画,它体现了新的观念体系与价值空间,在语言形态上,当代工笔画让中国画回归绘画性。在当代工笔画中,笔、颜料、载体以及技法语义都被放大,从而提示了中国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经验事实,就是在水墨之外中国画还拥有更为广阔的语言空间。当代工笔画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画的布局,在中国画博大精深的语言体系中共同存在着写意与工笔两种画体,它们分别与书写与制作、情感与功夫等一系列的对立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当代工笔画是从语言形态、语言言说方式,以及对于欣赏主体的改变,以及创作主体的基础,都给我们提供了中国画另一种景观。

  余丁:

  我觉得在选择艺术家的时候,即便这个艺术家平时有很多风格的创作,但是主题定了他应该专门为这个展览创作一件作品或者创作几件作品,这个展览才有的可看。平常我们都熟悉他的作品,又拿到这个展览上转一遍,这个展览就不好看了。所以我觉得如果定一个题目,最好能够让参展艺术家专门为这个展览创作一幅左右的作品,这个展览才有看头。

  尚辉:

  我们长期的西化素描的训练,过于追求写实,不是真正的写实,而是追求图像,对于表面视觉上的模仿。第九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应该从这个问题着手来起题目。我们今天中国工笔画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是我们对自我内心关照的不够,缺少画文化。这就是今天工笔画最大的一个问题,我觉得今天这个展览办的时候首先要打开思路。按照我们前几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往下走,在今天来看就有点老生常谈不能走的很好,不能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徐娟:

  大展以后可以尝试把一些具有当代意识的作品、艺术家推向海外举办展览、宣传,告诉别的国家的人,中国当下发展在做什么,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的行为和自己创作的作品,能够看到我们的古人传统优先在哪儿,以及对自己本民族的认识,这个东西非常重要。之前在西方国家的人都会知道,他们谈到中国的绘画艺术,他们想到的就是那种古人的东西,严格的讲,他们对中国当下艺术家在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并不是十分的了解,但是通过这样一种展示活动,我觉得就非常恰当的让他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朱小钧:

  2005年以来,中国内地春秋两季大拍中,不少拍卖公司相继推出当代水墨专场或专题,身属其中的工笔画所占比重连年增长。中国画领域中的“新工笔”现象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画发展、变革的重要现象,得到学术及市场的双重认可。其中,“60后”艺术家徐累,“70后”、“80后”的徐华翎、曾健勇、郝量等人的作品也颇受关注。